传统行业的互联网改造是不是一门好生意?纺织行业占中国GDP超过1%,但按照申万的行业分类,纺织制造行业整体市盈率是18倍,不算太高,但依然高于银行、钢铁等行业。
当一个行业体量很大,但较落后和传统时,互联网改造便是一种可能性。36氪最近接触了一个针对纺织服装行业的项目:有数派,试图以SaaS工具切入纺织行业的B2B交易平台,提供软硬件解决方案。
中国的纺织企业共有10万家以上,但目前大部分公司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管理模式,自动化程度低,管理者难以监控到很多环节,纺织企业有很大的精益管理需求。
目前,有数派的核心产品是SaaS工具,覆盖了交易、⽣产、质检、仓储、工业控制(物联网)等业务场景,终端覆盖了 TV、手机、PC、iPad、PDA 等设备,提供实时数据监控、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和数据追溯。这套系统目前管理了⼏十亿的⾯料交易订单,与几亿米的布匹数据。
除了软硬件产品外,有数派还希望在SaaS工具的基础上,切入纺织成品与原材料B2B交易服务,并为中小纺织企业提供中央仓储与物流服务。
传统纺织企业在人效管理、仓储物流管理、交易管理和账目管理上都有困难,很多企业甚至有些混乱。
有数派的SaaS工具产品通过7个客户端,可以关注到纺织企业的各个环节,包括每个客户的交易情况,回款情况和生产情况,以及在生产的每个环节中,投入多少原材料、收获多少成品、每种原材料的库存情况如何,都可以监测到。有数派在系统中内置了财务管理模块,通过业务和财务数据来自动生成各类报表。
以及通过工业物联网的方式,来控制和监控各个机器运转的情况。在仓储物流方面,该系统还可监测每天要发多少货给客户、每个仓库的每个区域有多少货、扫码入仓和出仓的情况等。
通过SaaS工具,有数派可以积累纺织数据,并从面料设计开始切入,以及做一些原材料的使用分析等,这些对企业判断未来的哪种面料和设计会流行非常重要。
目前,有数派的SaaS工具是成型的核心业务,提供数据源和现金流,未来计划依靠增值业务盈利。有数派在软件方面的收费模式是一年3-10w的软件使用费,此外还有配套硬件的收入。主要成本项目则是研发。
目前平台已有50多家企业客户,平台管理的订单交易量约30亿,客户覆盖了UGG、Zara、海澜之家、七匹狼等几十家知名服装厂商的面料供应商。
有数派当下最大的难点是推广,因为纺织行业比较传统,大多数企业家是60后,他们缺乏对移动互联网的认知。有数派创始人周文宇认为,现在很多纺织企业正由受过高等教育的二代接班人接班,这批人是纺织业智能化的希望,有数派正在积极与他们接触。另外也在通过品牌服装厂商,通过下游来倒逼上游。
“有数派”团队有30人左右,核心员工来自阿里、腾讯、搜狐等互联网公司。正在进行Pre-A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