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1421平方公里海域澎湃激荡,1189万亩耕地生机勃勃,农业产业化、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从这里发轫走向全国,开启更为高远的未来。
九百多万人民的勤劳智慧,一代代英才锐意进取,厚植于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地域精神、城市气质,潍坊始终与党同心、与国同行、与时代同步,挥写70年城市崛起的发展传奇。
壮丽70年,潍坊风华正茂,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飞奔疾驰: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经略海洋千帆竞发、脱贫攻坚战鼓角争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站上新的历史起点,潍坊正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力前行。
来自初心:为人民谋幸福
柏油路穿村而过,柿饼晾晒房依山而建,石板木栈错落有致,清池塘、景观亭与绿树浓荫相互映衬,田间农人朴素而满足的笑容最动人……“把村当景点来打造”,在临朐县五井镇隐士村,一派秀美宜居的乡村图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筑河堤解决内涝,到本世纪初新农村建设改善村容,再到近年来脱贫攻坚,隐士村一步步有了今天的新气象。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为民初心带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70年初心不渝、不懈奋斗——
昌乐的农村学校,有了塑胶运动场、电子白板、营养餐;峡山区的孤寡老人,开始享受居家养老的贴心服务;青州农村的生态美景,迎来游人如织,村民打开“后备箱经济”;在寿光,“棚二代”为代表的新农人勇立潮头,蔬菜产业由“汗水驱动”转变为“智慧驱动”……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我市下大力气增强农村医疗、教育等薄弱环节,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群众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城镇生活。
在高密市阚家镇松兴屯村,绿树成荫,联排别墅掩映其中,校园书声琅琅,大棚中挂满果蔬……从过去守着薄田看天吃饭,到产业兴、村庄美、群众富的乡村振兴样板,松兴屯高擎党建引领的红旗,组建党建联合体,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整合周边7个村打造“万人社区、万亩大棚”的发展共同体,2135户组成一个“大家庭”,幸福感触手可及。
又是一个丰收年!9月23日,山东省庆祝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寿光三元朱村举行。从新中国成立前的缺衣少食,到今天五谷丰登,农民的丰收,不仅是农产品丰收,甚至也不仅是收入的增长,还有宜居的生活环境、丰富的乡村文化、留得住的乡情。
70年城乡巨变。2018年,我市城乡收入比缩小到2.08,乡村有特色、城市有活力,城乡有差异、服务无差别。潍坊成为全国第一个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的地级市。“多村一社区”模式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的三种主导模式之一。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就业不愁,教育均等,社保完善,生态环保持续改善……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持续健全完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险、城乡社会救助等体系建设,全市民生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新发展新提升;在全省率先建立统筹城乡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打破了医疗保险城乡二元结构;全面建立大病保险制度;城乡就业实现稳定增长,连续13年实现“双十万”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的较低水平;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十大教育改革典型。成为全国唯一连续四届获得教育改革创新最高奖的市;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
……
从重整河山、开荒拓野到城乡统筹、全面小康,70年不变的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源于使命:高质量发展勇争先
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潍坊历史上产业发达、物阜民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在自主发展、自立自强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一批民族工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潍坊成为中国动力城、中国农机城、中国纺织城。
进入新时期,潍坊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潍柴动力擎起大国重器民族脊梁、盛瑞传动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双双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桂冠;雷沃重工形成中国农民的“收割机指数”,歌尔股份成就智能制造行业翘楚……
装备制造业依托既有基础加速实现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大步迈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奋力打造国内重要的高端制造业基地,托起城市发展的产业“脊梁”。
用实干之举开拓奋斗之路。潍坊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环渤海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国家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市、国家首批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
跋涉的脚步一路向前。今年,我市把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作为统领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和主抓手,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向纵深推进,新引擎新动能加速形成——
今年上半年,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营业收入均居全省前列,实现了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将“双招双引”作为全市十大攻坚行动之一,组建“十大产业”“双招双引”工作专班,市主要领导先后带队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先进地区和意大利、以色列等国开展“双招双引”,成效突出。
工业发展行稳致远,农业发展提档升级——
在寒亭区袁隆平现代高效数字化海水稻示范园,专家将野生稻的耐盐碱基因与现有优质稻种杂交,一无用处的盐碱地成为稻穗飘香的粮田;在峡山,依托华以国际农业科技孵化器,利用以色列高科技技术,建成国内最大的工厂化水培蔬菜生产车间;在寿光市的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高大的玻璃大棚内,各色蔬菜各自成方,葳蕤生长,除了为全国各地供应蔬菜,该市将成为蔬菜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和制高点,寿光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
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进入新时代,农业少了“土味”、农民少了“汗味”、农村多了“韵味”,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千里沃野厚植发展新优势。
阔步新时代,第三产业百花齐放,我市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1%,“四新”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新技术服务业、新兴现代服务业企业快速发展,成为投资创业的热门领域。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70年奋发有为,潍坊一笔一划撰写着高质量发展篇章:从农业高地到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从鼎力发展工业到服务业快速“超车”,今年上半年,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4元,高于全省1015元……
从白手起家到百业兴旺,70年回首来时路,日月换新天!
高起点再出发:续写创新开放新篇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一代代潍坊人接续奋斗,用一次次重大改革创新,生动诠释了领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增添了动力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创造了不少农村改革发展经验,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出自诸城、潍坊,形成了“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
改革创新为潍坊发展注入源源不竭新动力——
先后承担国家和省试点78项,多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法治政府建设、城市信用状况评估走在全国前列;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总量、市场主体总量、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均居全省第二;被定位为全国农业开放发展引领区、农业科技创新先行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获批,为潍坊迎来了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一年来,综试区试出了农业发展新动能、协调推进新机制、乡村振兴新模式、对外开放新优势,成为推动潍坊向高质量发展、建设全面对外开放新潍坊的一个新起点。
承担着“先行先试”重任的潍坊,澎湃着改革创新的发展基因,瞄准的是未来。实施新一轮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开放环境,全面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今年上半年,我市进出口总额稳居全省第三。
制度供给的破旧立新,为迈向高质量发展清扫障碍。
今年,我市组织党政考察团赴嘉兴、泉州、宁波、苏州、南通五市进行考察学习,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办法措施。重点围绕审批服务大厅、“12345”热线、大数据支撑、机关运行、开发区改革,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机关效能“三大领域”,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精神,加快推进流程梳理、调整和再造,坚决打好打赢“流程再造”这场破旧立新的硬仗。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今年,全市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十项措施要求》,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尽全力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深入落实“一次办好”改革,“证照分离”“四十五证合一”改革加快推进。
担当进取的有为政府,激活繁荣稳定的有效市场。1—7月份,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0.1万户,总量达101.6万户、市场主体数量居全省第2位,省隐形冠军企业总量居全省前列。
……
从为改革探路,到形成全面深化改革新格局;从拓展全面开放“大市场”,到中国北方开放发展新高地,回首潍坊七十年发展史,凝聚着代代潍坊人的不懈追求,镌刻着奋斗者难以磨灭的集体记忆。
70载接续奋斗,潍坊面对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而今迈步从头越!